01
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必须用奋斗谱写变革新篇章,用奋斗奏出品质篇章。
环城水系全面连通,二期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公园、健身场所已成为居民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吸引了更多的水鸟栖息、觅食,形成一条长长的清澈流水。一幅城市生态图景。
城里的老村落已成“城市风景”,安置区陆续移入、搬入。旧貌焕然一新,“无忧房”变“优房”。人民群众住上了新房子、好房子、安全家园。住宅,一个品质至上、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保定正在加速推进。
城市的夜不再寂静。 “保定之光”照亮了城市的夜空。历史、时尚、节奏、青春等元素相互呼应。城市活力迸发,烟花更加绚丽。
中国古生物博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正在加快推进,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超链接、超共享、全面开放的国家级大型自然科学博物馆。
东二环高速公路主干道相连。从北二环到三丰路,行车时间最快可缩短至10分钟以内,开启城市快速交通新时代。
“国家碳中和工业之都”、“儿童友好城市”、“青少年友好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学城”、“全国体育冠军城市”、“国家博物馆城市”其他城市的金名片更是熠熠生辉。
坚定信心、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勇往直前,这座千年古城正以不可阻挡的强大发展势头显现!
02
城市商业魅力排名代表什么?二线城市是什么意思?
从2016年开始,中国经营周刊旗下新一线城市研究院开始发布“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连续八年整合近200个品牌、17家互联网公司的城市大数据,从商业资源集中度、城市枢纽、城市人的活动、生活方式的多样性等方面,及时捕捉城市人对城市生活的最新体验和期待。 ,未来可塑性五个维度综合展现城市实力,对中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评估。
每年评选“新一线”城市15个、二线城市30个、三线城市70个、四线城市90个、五线城市128个。
用指标衡量变化,五个维度让我们看到千万保定人的进步!使用排名查看结果,被评为二线城市。得到了保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03
商业资源聚集:保定品牌专卖店数量增长15%,排名全国并列第8位。
城市改革成果令人振奋——2020年8月,保定市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搬迁重建工作。目前,一期17个村12个安置区的165栋房屋已如期交付。二期29个村21个安置区的384栋房屋正在进行内外装修和市政设施建设。计划于6月底陆续开始交付。第三期23个村21个安置区全部启动建设,其中韩村安置区率先封顶,第四期9个村已陆续启动搬迁重建工作。
两年多的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加快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加快了城市规划的实施,加快了城市品质的提升,让城市生活更加宜居!
县城建设更加充满活力——畅路、美化面貌、增强能力、保障居住、夯实基础、弘扬魅力。城市更新兼顾“里子”和“面子”,新建与改造并重,从而达到从“大依依”到“工笔画”,美感共享的目标。
“1020”工程持续推进,县城建设“十个一”活动深入开展。保定已逐渐成为一座城市、人民心中的幸福家园。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扎实推进“拆改建管亮绿”城市管理“新面貌”活动,坚定不移开展“周测周观察”,坚决拆除违法建设和违法行为。临时施工逾期。公园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四级公园体系逐步完善,主城区公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转变加快。
不断刷新的城市新面貌、不断优化的城市新空间,让保定人民微笑,对保定的未来充满期待!
城市路网宽松活跃——西二环北延线顺利通车、北三环改造升级、东二环快速路建设加紧。瑞新街、恒源路等多条死胡同已打通,东风路、东风路等也已打通。朝阳街等“四化”示范街道67条。
随着路网向外延伸,拥堵点减少,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顺畅、更加舒适!
城市地标闪耀古城——“直隶第一街”西街唤醒城市记忆,环城水系成功连通,中国古动物博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加快建设新保定动物园(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开工。爱情广场主体工程已竣工,西部文体城建设启动。
现代化城市品质生活的“新名片”更加闪耀,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溢于言表!
蝴蝶发生了变化,焕然一新。保定市这座面貌在线、青春活力、秩序井然的城市,已成为商贸资源聚集的强大“引力场”。
04
城市枢纽:保定已融入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通勤圈”。
保定紧邻北京,环抱雄安,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央核心功能区。服务首都、连接京津、贯通雄安,是保定城市枢纽的最佳体现。构建京、熊、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保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京津冀地区地理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北京南下、河北北上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给河北和保定带来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因势谋划——推动保定发展,必须牢牢拉紧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鼻子”,服务首都、联动京津、联通雄安,唱响熊保的《两城记》,使保定成为北京、天津的首都。维护发展“金三角”重要节点。
顺应趋势——展望“十四五”,展望未来15年,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聚焦七大融合——协同创新融合、产业联动生态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营商环境一体化、社会治理一体化。
顺势而为——京保城际、京株城际通勤高铁开通,雄新高铁开工建设,京雄保城际(R1线)等项目全面推进有序地进行。与京津合作项目总数达707个,总投资6833亿元。中关村创新中心等平台在京津两地承接项目164个,投资413亿元。央企拥有保险公司233家,与京津地区的教育、医疗机构联网。项目数量达到近400个。
顺势而为——北京、雄堡、保定三地时空距离越来越近,交流往来越来越密切,产业联系越来越紧密,公共服务越来越均衡,新格局北京、雄保、保定全市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加速形成。
保定的城市枢纽通过北京、雄安无限放大,连接全国、连接世界!
05
城镇居民活动水平:保定有高等院校19所,在校大学生27万余人,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这是一座适合年轻人的大学城。
城市居民的活动水平显示了他们积极的生活状态,显示了城市向上生长和更新的愿望,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生机和活力。保定深抓青年群体,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创的青年发展城市。
支持保定青年成长发展,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来保定就业创业十二条措施》,吸引10万名青年到保定就业创业,邀请5030名大学生全国各地学生暑期参与各项政府治理任务;利用国家级、省级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培育275个有影响力、可规模化的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其中136个在“创青春”省级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实施“博士农场”和“太行山创新站+”农村青年人才提升行动。在保定,青年立功的舞台越来越宽,青春之花在这里绽放。
提高保定青年获得感,持续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构建涉及城市规划、就业、教育等11个领域的53项惠青年政策体系,1.2万套青年买得起住房、公积金130万元贷款限额、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际医疗基地、“1530”工程、托育机构注册审批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乡村、社区日托服务实现全覆盖等,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保证。在保定,青少年的急、难、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让乐居在这里的生活更加舒适。
满足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全市分布1500多个青年友好空间;篮球场、足球场等点缀街角,国运冠军之城焕发出勃勃生机;人来人往的书店、咖啡馆、博物馆、演艺场所,凸显青春气息; “中国厨师之乡”称号,向世界推广“保定味道”和“烹饪”; “保定之光·夜潮”引领夜间经济消费场景。在保定,年轻人的生活质量更好,青春的享受触手可及。
06
生活方式多元化:保定休闲丰富度指数位居全国前20名。
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体现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发展理念——人民的城市由人民建设,人民的城市为人民服务。
保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感受作为打造人性城市、人文氛围、人性生活的最根本准则。
这座城市的遗产渗透到人们的灵魂中。古城保护利用工程加快推进,直隶总督署、淮军署、古莲池、西街等历史文化遗址“活起来”;曲阳是“雕塑文化艺术之城”,安国是“千年药都”,易县“中国易砚之乡”等文化名片“亮起”;地道战、狼牙山等红色文化“走红”,老百姓在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的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汇中生机勃勃,城市记忆通过建筑与艺术的融合得以延续,形成平易近人、令人向往的城市文化地标。
数字保定改变生活方式。智慧交通管理成为全国标杆; “保康通”便民医疗平台正式上线;全球文旅数据中心建设完成,“一码游保定”上线,被评为省级智慧文旅创新案例。 “数字引擎”满负荷全速运转,让人民生活更加便捷、商业更加高效,为现代化城市品质生活注入强劲动力。
表演活动提高了生活质量。 《王者荣耀》、《穿越火线》等电子竞技赛事点燃了这座城市;艺术展览、话剧、国际音乐节、民俗活动等陶冶情操;篮球、排球等全国体育联赛在保定激情开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现代化在保定得到充分体现。
保定正在让更多的人向往、热爱它,给更多的人带来温暖和依恋!
07
未来可塑性:保定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1910家,总数达到12952家,增幅居全省第一。
未来可塑性代表着城市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体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和营商环境上,保定的未来是光明的。
成功入选“国家区域(城市)工业名片建设计划”首批试点城市,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列入国家“区域(城市)工业名片建设试点” “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推动建筑质量提升” 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八年位居全省第一。保定电力、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进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京津冀地区唯一的地级产业集群。
“全国首批”、“国家试点”、“京津冀唯一”、“第一”等字眼,充分表明保定工业发展大踏步前进,走在全省前列,在国内享有盛誉!
荣获“科技中国”试点城市、创新型城市示范城市称号;全省唯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农业大学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项目建成实施,“国家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一系列创新平台建设完成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在保定形成集群发展。科学家活动月、特聘院士专家、城市合作伙伴、科技特派员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了众多院士、专家等创新人才来到保定。
“深山总有龙,武高总有凤凰”。具有保定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构建,各类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创新之风在古城涌动,创新发展正在成为保定最亮丽的名片!
积极对标北京营商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地,推动北京-雄堡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 2020年,出台十八条措施促进市场主体发展。 2021年,开启了“办不成事”的举报窗口。 2022年,“万人帮万企”活动启动。 2023年,开展“三帮三查”活动。服务群众、助力企业发展,保定用心、奉献。
这里正在成为机遇重叠的发展福地、充满活力的工业宝地、迷人的创业高地!
08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保定古城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振奋的非凡成就。
这些变化和成就,在于清晰、明确的发展思路。总结提炼了“11258”总体工作要求、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城市的总体目标、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方向、满怀激情的工作主线。推进“十四五”、再造新保定,“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三聚焦一强化”的战略部署。坚持目标任务年度化、项目化,每年确定年度工作总体起点。从2021年,我们着力推动现代品质生活城市迈出第一步、见新气象;到2022年,绽放新面貌、加速推进,以软实力为重要内容;再到2023年,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高效管理,聚焦新面貌、新场景、新赛道。一步一步,一年又一年,一座现代品质生活城市的壮丽画卷将徐徐展开。
这些变化和成就在于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保定全市唱响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主旋律,更加注重研究规律、把握未来;注重人民立场、以人为本;注重科学思维和系统观念;注重大局,从小事做起;注重对标和学习。先进的;专注于良好的开始和良好的结束,良好的表现和良好的完成。
这些变化和成绩,是党员干部激情奋进的结果。月度评审机制逐步完善,狠抓到底、抓落实已成为共识。保定干部迎难而上、喜闻乐见。他们深夜求时间、求效率,形成了新时代保定干部“热情勤奋、好学创造、务实负责”的特色。
这些变化和成就,是千万保定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新时代“崇信正气、崇尚和平争先、开放包容、创新拼搏”的保定精神令人振奋。英雄的保定人民以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蓬勃的生命力,奉献着现代品质。生命之城正在建设中。
共同思考、共同努力、共同努力,保定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09
艰苦奋斗的心血没有被辜负,被评为二线城市是对保定市阶段性成就的见证和评价。
进取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千万保定人民昂首挺胸,一定会在2.2万平方公里的希望田野上创造更多精彩、创造奇迹!
保定自古以“保卫京城、安定天下”而得名。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通四域,冠中州”的“通关之地”。
如今,保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中央核心功能区。它地处首都“南大门”前沿,与雄安新区同源。
在保定这片奋斗之地,各地人民日夜奋战,只争朝夕,在服务首都、连接京津、对接雄安方面加快发展,对标雄安标准,与雄安新区共同崛起。
城中村改造、城市水系建设、华侨城未来创意城、古城保护与利用、国际医疗基地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华电新校区建设、产业发展、巩固制造业、中国保定国际民歌节、筹备河北第八届省园林博览会。这十大大事,每一件都关系到保定未来的发展。每一项都可以极大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每一项都在有序推进。
历史不会辜负做事的人。我们都是保定发展的当事人和见证者!
保定正朝着新的目标迈进,奋力再次出发,踏上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征程!
—结束—
给北洋先生“看看”
放到朋友圈里
这是最好的鼓励!
作者丨一平
编辑丨张曲波
校对|赵润泽
评论 |卢凯胜
制作人丨蔡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yuangyml.com/html/tiyuwenda/9339.html